close

座落在淡海新市鎮的程家古厝 是伴我出生與成長的地方

最早的地址是:台北縣淡水鎮沙崙里大庄10號

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地址整編,改成:台北縣淡水鎮沙崙里大庄20號

一直到淡海新市鎮開發,農地被區段徵收前,一直延用這個地址

4-60年代照像機對我們來說其實是一項奢侈品,翻箱倒櫃也找不到

多少照片,只好上網找些整修前後的照片來補述~

1958年出生的我在幼年剛有記憶時(約4-5歲)鄰居紛紛由原本的

稻草屋改建成磚牆紅瓦平房,類似這種土牆建築在當時很稀少

(記得當時的店仔下還有一間),

面對古厝左方的護龍至中間大廳中央是我與家人當年的住所,至我

成年服兵役離家時,當時的住家其實已很老舊斑駁,記得每當颱風來襲,

睡在閣樓的我,只要聽到屋頂一聲強風吹過,接著而來的就是一陣屋頂

沙粉掉下來"唰"的一聲,說真當時心裡還真怕屋頂被風掀掉~

<古厝被徵收後,荒廢時的照片>

141.jpg

這張照片是古厝被徵收後,荒廢時的照片,由於荒廢之故,門前稻埕長滿雜草,

其實最早的古厝內埕.外埕都是泥土地,是曬稻場,做為每半年割稻曬穀之用,

到了我讀國中之時(約1970年),家母提議邀約住對面護龍的伯父母邀工鋪成
水泥地,方便
曬穀之用,一來較沒粉塵,也不用每次都要去撿牛糞混水刷地面,
以減少粉塵~

<外牆迎風面將瓦片鑽洞,用木條釘在牆上,防雨淋濕土牆>

143 (1).jpg

這張照片是我當年住家主體湘房的外部(面對古厝左邊),可以看見一些瓦

片已經損壞掉落不堪颱風一襲的景像,古厝建築主體是採用泥土經過攪拌

後做成土磚,用曬乾的土磚為主建材蓋成牆,為了防雨,在外牆迎風面將瓦

片鑽洞,用木條釘在牆上做為防雨,並輔以石灰黏著固定及保護木條外部,

所以可以看到每一塊瓦面都有一小塊突出點~這是石灰黏著木條外部的點~

至於上圖看到的煙囪,那是後來改建的紅磚煙囪,小時候記得的煙囪是黑黑

一根,記得約讀小學時,母親請當年居住在沙崙的阿華師(土水師)來做,

阿華師的家住在離沙崙祖師廟約100公尺的靠近淡水這一邊,太太在家做

碾米廠,幫忙鄉親碾米,過去幾乎每一家都有種稻,稻穀要用人力車拉去碾

成米,供三餐食用~

古厝的屋頂原來用是用瓦片沏成的,只是使用已久,記得小時候,家父常爬

上去用石灰修補,有一次還要我爬上去幫忙遞石灰,這種瓦片屋頂容易長

苔生草,會影響排水,家父40歲才生我,接著又生了一個弟弟與妹妹,可以

說是兒女眾多生活清苦,靠種8分田養活一家人,也真的不簡單~

img013.jpg

大門的鐵門是後來加裝的(約1980年後),以前的淡水鄉下民風相當純樸,

說夜不閉戶一點也不為過,往往一家人都到田裡忙,家裡門都沒關,大家

都走來走去自由進出也不會有什麼掉東西之事,其實當時除了家用物品外,

也沒什麼值錢東西可偷的~

家父手中抱著是我的兒子,也是第8代的男丁~

<現在整修好的古厝>

1200px-公司田溪程氏古厝-1.jpg

 

對照現在整修好的古厝,換上了新的屋瓦,新的木門,新的屋頂杉木,嶄新的
風貌
看起來有些華麗虛偽,原來的屋頂是泛黑的瓦片,中央大廳門是深灰色
又厚又重的
木門,從小到大一直是它開開關關幾十載仍然耐用,因為大門面
對東方,每天都迎
著日出,但碰到颱風時(尤其是由東邊來的),一定要用扁

擔,桌子去頂,以防範被颱風吹破~

屋前的紅牆已經重新黏補過,但是紅磚石板是原貌留存,也是古厝最原汁的
地方,
古厝的側面及後面原來都是黑黑的土牆,及隱約可見的掺稻草的土牆

沒有現在華麗的水泥,下圖右邊的紅磚牆面類此建物,都是1965年後陸續

整修增建的~

住在古厝過的是清苦的日子,下雨時屋內會湧泉出來,溼而潮的泥土地面很
不方便~
也見證50-60年代戰後鄉村人民生活的清苦~

<側面及後面原來都是黑黑的土牆>

04020311001I02.jpg

待續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口才要像調味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