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.    年輕人與老年人常見的心臟疾病類型
     年輕人:先天性心臟病、風溼熱所引發瓣膜性心臟病
     老年人:動脈硬化心臟病、高血壓心臟病

2.    缺血性心臟病的內容  (包含心絞痛 / 心肌梗塞)
     冠狀動脈硬化,冠狀動脈狹窄,血液循環不足,又稱狹心症。
    剝離性主動脈瘤 : 血管壁異常膨脹,撕裂

    間歇性跛行: 動脈粥狀硬化,其次為急性下肢缺血病變
3.    心血管疾病的與高血壓的保健之道
   心血管疾病保健:不可太過激烈運動、不可吃過飽、每日排便順暢、洗澡溫度不
     可太高、寒冬盡量不外出、太熱天要注意、不要抽菸、避免情緒激動
  高血壓保健:控制體重、食鹽攝取每日6公克以下、每天適當運動、
     放鬆心情不急躁、不抽菸、充分睡眠

4.    腦中風的類型與危險因子
   類型:腦出血、腦血栓、腦栓塞
   危險因子:高血壓、血脂肪異常、糖尿病、肥胖、吸菸者、心臟病、口服避孕藥

5.    糖尿病的症狀與診斷
     症狀:三多一少 吃多喝多尿多 體重快速減輕
      血漿葡萄糖值大於等於200、空腹血糖大於等於126
     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二小時血糖值大於等於200
      糖化血色素大於等於6.5
    診斷:世界各地(包括台灣)均以第2型糖尿病為主

6.    糖尿病的急性與慢性併發症
     急性併發症:低血糖症、高血糖症、非酮性高滲透壓症候群、酮酸血症
   低血糖原因:藥物使用不當或劑量太高引起最為常見,吃藥或注射胰島素後沒有吃飯、

        吃得比平常少、或延遲吃飯時間就有可能發生。
    當發生低血糖時最理想作法,給予15~20公克葡萄糖。
   慢性併發症:大血管疾病、小血管疾病。

7.    糖尿病的預防與保健
   大部分與基因遺傳有關
   少部分受環境因素影響:熱量過量肥胖、缺乏運動、壓力太大
   保健:不抽菸、不嚼檳榔、節制喝酒、清淡飲食、增加纖維攝取、
      使用代糖並限制果糖的攝取、規律運動、維持適當體重與減輕超過的體重、
      注意口腔衛生、施行足部的護理、接受流行性感冒及肺炎疫苗注射
    國人男女性標準體重:男生(身高-80)X0.7 正負10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女生(身高-70)X0.6 正負10   超過10%過重,超過20%肥胖

8.    高尿酸血症的診斷
      診斷尿酸值男性7.0,女性6.0來定義高尿酸血症,在台灣男女均訂為大於等於7
9.    高尿酸血症與痛風的原因以及危險因子
    原因:普林代謝異常
    危險因子:男性、停經後女性、肥胖、年老、飲酒、西化飲食、都市化生活、
   藥物(利尿劑)、腫瘤或化療、先天疾病或基因異常、腎功能異常、鉛中毒、低出生體重。

10.    尿酸升高與痛風的四個分期
    1.無症狀之高尿酸血症期:
    2.急性痛風發作:男性多於女性,造成痛風石,第一次發作關節在腳趾蹠骨
      症狀:紅腫熱痛,通常在凌晨發作
      發生頻率排序:腳背、腳裸、腳跟、膝、腕、手指、手肘
    3.發作間歇期:
    4.慢性痛風:

11.    高尿酸血症與痛風的預防與保健
    減輕體重、少吃肉類或海產、不要喝酒(尤其啤酒)、每天喝一杯脫脂牛奶可降低尿酸、
     不暴飲暴食或過度飢餓。

12.    骨關節炎的特徵、發病原因、臨床症狀
    特徵:疼痛:活動時較嚴重,休息就會緩解。
    發病原因:遺傳、老化、使用過度、關節創傷及感染等。
    晨僵:剛睡醒或休息後,關節有僵硬疼痛的感覺,早上起床最為明顯

13.    骨質疏鬆的成因、高危險群、與預防之道
   成因:原發型占85%,老化和荷爾蒙減少
        續發性占15%:內科疾病、藥物、飲食、生活習慣、運動量有關。
   預防之道:從幼年開始,飲食上注意鈣的攝取,充足日照、避免過多茶、咖啡、控制體重,
     不要過重也不要過瘦

14.    老年人跌倒的原因與常見發生地點
   內在因素:年齡、肌力減少、視力變差、平衡退化、身體有病、藥物。
   外在因素:環境不安全、地面凹凸濕滑、照明不足、沒有扶手、鞋子不合腳等。
   常見發生地點:85%發生在室內,樓梯、浴室、臥室。下樓梯比上樓梯易跌倒。
    跌倒評估:起身行走測試法:座有扶手椅子,向前走3公尺轉180度回座,20秒內完
    成正常,超過30秒表示活動度不穩定,易跌倒。

15.    大腸的功能
    水分與離子之吸收與分泌

16.    功能性便秘與大腸激躁症的比較
    腹痛:功能性便秘:腹痛或不適不因解便後而改善
    大腸激躁症: 腹痛或不適解便後可能改善
    解便情形: 功能性便秘:須用力解便、解便不乾淨、肛門口阻塞感覺、可能需用手去挖
    大腸激躁症:大便次數與糞便形狀構造可能改變。

17.    便祕的常見原因與預防
     便祕好發在女性、年齡較大、社經地位低者
     造成便祕原因:飲食纖維或液體攝取不足、生活作息與精神因素、藥物影響、腸道
           本身及其他器官系統所引起。

     便祕預防保健:
      1.了解便祕的定義:醫學定義:3個月內很少出現軟便(除非使用瀉劑)
      下列六種中要含兩種以上才算:每周排便少於三次、有1/4機會須用力解便、
         解便有不乾淨的感覺、在肛門直腸有阻塞的感覺、需用徒手方法排便、
         糞便是多塊狀或硬塊便。
    2.排便行為改變:吃完飯後是大腸運動最活躍時候,是最好的排便時機。
    3.足量的膳食纖維:五穀類、豆類、根莖類、水果類、蔬菜類。
       每天兩份水果、三份蔬菜(約一碗半煮熟的蔬菜)
    4.針對引起便秘原因治療
    5.藥物治療  
    
18.    尿液儲存與排出的生理
    膀胱的功能為儲存與排出尿液,要完成排尿有賴自主神經系統及體神經系統的協調運作,讓膀胱壁的逼尿肌及

    膀胱出口的尿道內、外括約肌及骨盆底部肌肉群協調一致,執行尿液儲存及排放功能。
19.    尿失禁的定義與分類
    尿失禁:不自主漏尿情形
    尿失禁可分為四類:
   1.急迫性尿失禁:尿急或無預警,無法控制尿意的狀態漏尿,可能是逼尿肌過度收縮。
   2.應力性尿失禁:膀胱沒有收縮情況下,身體某些用力活動造成腹部壓力增加,
     此壓力大於膀胱括約肌關閉所能承受的壓力,引起尿失禁。
   3.混合型尿失禁:可能來自膀胱逼尿肌過度收縮與膀胱括約肌關閉不良兩種情狀。
   4.滿溢型尿失禁:膀胱排空不完全餘於尿過多,逼尿肌收縮不良,膀胱出口阻塞。
    男性常見症狀為良性前列腺肥大。

 20.    尿失禁在生活型態的改變、行為治療、以及骨盆底肌肉運動
生活型態的改變:
  1.過多液體、含咖啡因飲料及酒精攝取
  2.腸道功能不佳便秘
  3.行動能力不良
  4.精神疾病:焦慮病人易有頻尿,憂鬱或精神異常
  5.抽菸、肺部問題或慢性咳嗽。
  6.環境因素:無適當地點廁所。
行為治療:1.膀胱訓練 2.骨盆底肌肉訓練
  1.膀胱訓練(1)每兩小時或以平常兩次排尿最小的時間間距,解尿一次。
         (2)當時間未到時想解尿,可以深呼吸或站立不動,使逼尿肌收縮受抑制。
         (3)當連續兩天都沒發生尿失禁,再將石金延長30~60分鐘。
         (4)依步驟三反覆訓練,直至兩次排尿時間為3~4小時。
2.骨盆底肌肉訓練:又稱凱格爾運動,藉由強化會陰部骨盆底肌肉組織來增強尿道關
   閉功能,可以改善應力性尿失禁,對急迫性尿失禁也可以改善漏尿情況。

   每次完整訓練包括三套8~12次的骨盆肌肉收縮與放鬆,每次肌肉收縮8~10秒,
   以立姿或坐姿練習。

21.    老年憂鬱症的表現與年輕人憂鬱症常有哪些不同之處?
     相似之處:當老人產生較嚴重憂鬱症狀時,與一般年輕成人的重度憂鬱症類似,
   不同之處:對以前興趣事物失去興趣,食慾減退,活力降低,晚上無法持續睡覺,自覺無價值感
     可能會積極地自殺念頭與自殺行為,自殺死意比較堅決,自殺致死率較高。

22.    憂鬱症的原因
   潛在因素:
     1.基因遺傳、2.性別與婚姻狀況(女性較高,及鰥寡離婚者)3.過去精神病史
     4.身體疾病(疼痛的症狀使得憂鬱容易產生)
       (失智、中風、巴金森氏症會影響大腦血清素系統,可能對情緒造成影響)
     5.藥物使用、6.人格發展因素 、7.心理社會因素(貧窮、缺乏社會支持、孤立)
     8.種族與文化、9.「照顧者」憂鬱:1/4失智照顧者處於憂鬱狀態。

23.    老年自殺防治
    老人自殺往往死意堅決且使用致死率高的方式
    自殺者往往是缺乏社會網路支持
    自殺防治Q、P、R模式:「一問、二應、三轉介」,自殺防治專線:1925

24.    認識焦慮的症狀與診斷
   焦慮症可能來自:恐懼症、恐慌症、廣泛性焦慮症、強迫症、創傷後壓力症候群、
       混合性焦慮合併憂鬱症、失智合併焦慮症等。
   最常見的恐懼正是「懼曠症」,即害怕特定的場景。
   廣泛性焦慮症:無法自制的緊張擔心、合併失眠與身體痠痛不適、容易疲累。
   恐慌症:反覆發生恐慌發作,例:胸悶、心悸、呼吸困難、冒汗、手腳發麻等
   強迫症:反覆性的強迫思考或強迫行為,例:已知開關已關好仍覺得是否沒關好檢查。

25.    失智症在認知症狀、日常生活功能、行為精神症狀的表現
     失智症很少發生在60歲以下
   認知症狀:認知功能障礙及智能退化,包括:記憶力、抽象思考能力、定向力、
        判斷力、計算能力障礙。
     近期記憶障礙常是最早出現症狀,但不是唯一鑑定指標,還要評估日常生活功能。
   日常生活功能:應以其目前的狀態和其過去的功能做比較,包括:
   IADL:錢財處理、購物交易、搭乘交通工具、打電話、家事能力等。
   ADL:穿衣、洗澡、飲食、如廁、個人衛生等。
   行為精神症狀:常有行為精神症狀,包括:憂鬱、焦慮、恐懼、妄想(被偷、被害、
     嫉妒妄想)、錯認、幻覺(視幻覺)、行為障礙(激躁、攻擊、漫遊、飲食改變、
     睡眠障礙、失禁、重複(要食)、怪異行為、暴力、個人衛生變差。

26.    失智症的分類
   1.不明原因進行性神經退化:包括阿茲海默症、額顳葉失智症、路易式體失智症、
      帕金森症引起。
   2.血管性失智症:包括腦部多發性血管梗塞、缺血性腦傷、顱內出血等
   3.多種原因:包括病毒、維他命缺乏、慢性低血糖、頭部腫瘤、藥物。
   4.偽失智症:憂鬱症、歇斯底里症、精神分裂症、精神性的記憶缺失
 常見失智症有三類
   1.阿茲海默症,約占60%
   2.血管性失智症,約佔20%
   3.路易氏體失智症,約佔20%

27.    女性更年期的症狀與生理變化
  血管運動症狀:顏面熱潮紅、流冷汗、盜汗
  身心症狀:憂鬱、焦慮、煩躁、睡眠障礙、疼痛。

28.    女性荷爾蒙補充治療的對象
   以雌激素與黃體素來解除停經的血管運動症狀,可解除臉部潮紅、減少骨質疏鬆、
   及結腸癌的危險;但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及乳癌的風險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心臟血管系統老化的特點有二:退化與硬化,退化:指功能變差 老化:與纖維化有關。
心臟本身靠動脈血管(稱為冠狀動脈)來供應,若冠狀動脈硬化,就會引起心臟病。
常見的心臟血管疾病:
   缺血性心臟病:指心臟肌肉因冠狀動脈狹窄(包括血管硬化及攣縮)而血液循環
         不足所導致的症狀,也稱為狹心症。
   動脈硬化性心臟病:全身血管彈性變差,心臟負擔較重,久之會心臟擴大。
   剝離性主動脈瘤:主動脈的硬化斑塊脫落,動脈壁沿脫落處繼續向下撕裂。
心臟血管疾病防治:
  血壓控制目標:140/90mmhg以下,糖尿病或慢性病患者為130/80mmhg以下
  血脂控制:低密度膽固醇小於100mg 。
  體能活動:要天天運動,目標每天至少30分鐘,每周至少5天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
     兩天肌力運動。
體重控制:BMI於18.5至24kg/m2,男性腰圍控制在90公分以下,女性80公分以下。
血糖控制: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。
狹心症的發作稱為心絞痛,病人會有突發性前胸悶痛和壓迫感,這種痛很快會延伸
  到下巴或左手內側;一旦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舌下片,上述症狀很快就會消失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老人在開始降血壓藥物治療後,特別容易發生「姿勢性低血壓,甚至昏眩」
有關高血壓的預防則應從非藥物性治療著手。酒精攝取每日30毫升以下,
  約合60毫升威士忌,或240毫升紅酒,720毫升啤酒以內。
  納攝取量每日1.5~2.5克,約合4~6公克食鹽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腦中風四種類型: 1.出血性 2.腦血栓  3.腦栓塞 4.蜘蛛膜下出血
腦中風危險因子:1.高血壓 2.血脂肪異常 3.糖尿病 4.肥胖症 5.吸菸 6.心臟病
               7.口服避孕藥
蜘蛛膜下出血,常見原因是動脈瘤或先天性動脈異常破裂,大多為年輕人。
  沐浴時水溫最好在36~40度之間,太熱或太冷均應避免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高血脂症分類:高膽固醇血症 、高三酸甘油酯血症、混合型高血脂症。
高血脂之定義:空腹血清總膽固醇濃度大於等於200mg/dl以上 ,或三酸甘油酯濃度
     大於等於150以上。
植物油在加氫成為半固體狀的氫化油時,會形成反式脂肪酸,適用於由炸,西點餅
  乾炸薯條,反式脂肪酸會造成LDL膽固醇上升,HDL膽固醇下降,增加心臟血管
  疾病風險,應避免食用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長期以來,痛風一直被認為與「酒」和「肉」有關的富貴病。
高尿酸血症:一般定義男性尿酸濃度在7mg/dl 以上,女性在6mg/dl 以上
急性痛風發作時通常會:紅、腫、熱、痛,發生率男性多於女性。
急性痛風發作時,可以抬高發作的關節,多休息,或施予冰敷及藥物治療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骨質疏鬆症:「雙能量X光吸光儀」評估腰椎或髖關節的骨礦物質密度,BMD標準值
  (T值)大於負1屬正常,介於-1~-2.5間稱為「骨質缺乏」,小於等於-2.5稱
  「骨質疏鬆」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老人的精神及心理問題,最常見的有憂鬱、焦慮、以及睡眠障礙。
一般社區中老人大約有10%有憂鬱症狀,有1.3%達到憂鬱症的程度。
各國統計結果約有10%~15%的老人會有明顯的憂鬱症狀,大約有3%達到重憂鬱程度。
護理之家的老人產生憂鬱症狀與重憂鬱症比例,惟一般社區老人兩到三倍,住院老人病患,
    盛行率高達12%~45%,平均20%。
老年憂鬱患者相較年輕患者較少出現激躁不安與嗜睡壯況,對於自我評價與未來看
  法也較不會如年輕憂鬱患者一般負面。
  憂鬱與基因遺傳:年輕發病憂鬱症,其一等親共病率約20%,晚發型共病率約8%。
  憂鬱與性別與婚姻狀況:女性與鰥寡或離婚者較容易產生憂鬱症。
  身體疾病容易加重憂鬱現象,例如失智、中風、巴金森氏症等會影響血清素系統,可
    能對情緒造成顯著影響。
  藥物誘發憂鬱症:例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、鈣離子阻斷劑、苯二氮平類抗焦慮安眠藥、
    類固醇等。
  強迫型格傾向,憂鬱比例較高,逃避型及依賴型者較容易得憂鬱症。
  憂鬱症的心理與行為治療:老人較常用認知與行為治療、人際取向治療、放鬆練習與

      生理回饋治療、家族治療等。
 老年憂鬱症大部分治療效果良好,約有85%有良好反應,預後不良患者若有明顯認知功
      能缺損,常在幾年內發展為失智症。
老年的焦慮症通常在年輕時候就已經第一次發作,若到老才第一次發作,通常是合併憂
    鬱症、失智症、或其他內外科疾病或藥物影響。
廣泛性焦慮症:在中年後常見,主要症狀為無自主的過度緊張與擔心、合併失眠與身體
   痠痛不適、坐立不安、容易疲累等。老人若有此症,需注意是否有情緒低落、甚至
   自殺意念。
睡眠障礙的診斷方針主要在找到造成是否有可治療的病因。
台灣多社區流行病調查,65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1.7%~4.4%,女性高於男性,較歐美  
   5%~10%較為低。
失智症篩簡易智能狀態檢查表:共11題30分,24~30分正常,18~23分為輕度認知障礙,
   11~17分為中度失智症,小於10分為重度失智症。
阿氏症評估量表:包括記憶力、運算能力、定向力及語言能力等四大認知功能評估,總

     分為70分,台灣版將語言記憶改成視覺記憶。
畫時鐘測驗:主要是檢視視覺空間結構和執行力功能。
女性更年期陰道變薄,彈性變低及陰核敏感度變低,可能造成性交不快,可使用保濕劑   
  及潤滑劑改善,但不建議使用凡士林或身體乳液。
刺激性瀉劑能刺激腸道平滑肌及神經叢,使水分與電解質滯留於腸道中,促進蠕動並排出。
  此類藥品可能因此產生耐藥性而使藥效減弱,不宜長期使用。
      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口才要像調味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